首页

优美美脚网

时间:2025-05-29 14:17:00 作者:从美食出行到清洁能源,中企在巴西拓市场、探机遇 浏览量:57978

  点外卖、喝奶茶、叫网约车…… 这种普通中国人的日常,在巴西也变得不再陌生。

  在这个距离中国1.8万公里的拉美大国,中国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正试图在巴西复刻“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天”。

  为什么是巴西?

  这是一个够大够新的消费市场。

  作为拉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拥有超2亿人口,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比约七成,2024年人均GDP约1万美元。用“盘子大,活力足”来形容巴西消费市场再贴切不过。

  作为“手机重度使用”国家,巴西86.2%人口为互联网用户,人均每日使用手机时长超过5小时。中国互联网企业拥有先进算法和运营经验,开拓巴西市场大有可为。

  “巴西市场成长空间大,与中国产业互补性强,两国友好关系潜力无限。”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白明接受三里河采访时如是总结。

  眼下,多家中国科技企业正加速落地巴西本地运营团队。美团旗下外卖服务Keeta宣布计划5年内在巴投资10亿美元,除建设即时性配送网络外,还将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数字化运营工具。这不仅是一次资本下注,更是技术生态的深度融合。

  这是一个与中国产业高度互补的市场。

  在能源与制造领域,巴西与中国的产业升级方向高度契合。

  “巴西拥有大量风能和太阳能项目,但开发人员和设备不足。而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和人才方面优势明显,恰好能满足巴西的需求。”一位熟悉巴西能源市场的人士告诉三里河。

  目前,巴西85%以上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光伏和风电市场增长迅速。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巴西实施了《2050国家能源计划》,这与中国“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出海需求不谋而合。

  近年来,在能源领域,中国电建、中广核等企业陆续在巴西投资建设光伏项目,将中国技术带到当地。

  在制造领域,长城汽车在巴西的工厂将于今年7月投产,并计划打造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比亚迪、奇瑞、江淮也争相加码布局这个世界第六大汽车市场。

  中国企业在巴西,不只“走出去”,更是“融进去”。

  本轮投资热潮背后,得益于中巴两国友好交往的升温和政策支持。

  5月10日至14日,巴西总统卢拉第六次访华。他表示,“要让巴西企业去中国,中国企业来巴西,我们携手合作,实现共赢。”访问期间,他还亲自登上一辆中国新能源车,感受“中国智造”的魅力。

  其实,不少中国企业早已进入巴西市场,从智能物流系统到数字化汽车工厂,再到清洁能源基地,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巴西经济底层结构的重塑,角色也从“商品销售者”转向“生态参与者”。

  业内普遍认为,巴西不仅是中国企业辐射拉美的“登陆点”,也是检验本土融合能力的试金石。中国企业通过巴西布局拉美市场,既打造多点支撑的全球市场网络,也以优质产品和技术助力拉美地区发展。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企业在巴西的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国际化,不是只“把中国经验搬出去”,而是“与世界共建新范式”。

  (“三里河”工作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谱写新篇章

转位置后的第一个赛季不算成功,他说,这个春天是“比较难过的经历”,毕竟最开始时自己“自信满满”。无畏自认为是乐天派,在回忆春季赛的种种不顺时也并未展现出太多负面的情绪,在乐天派口中说出的“难过”,大概是真的“难过”。

珠海多部门联合保障香港“七一”假期出入境高峰

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进一步从源头上严控北京非首都功能增量,增强疏解的动力。坚持积极稳妥、稳中求进,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疏解工作。要继续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增强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大都市非核心功能疏解积累有益经验。

东西问丨王清华: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如何走向下个千年?

在国家层面上,为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5年一大修、每年动态更新,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培养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云南永善山火大部分明火已扑灭 过火面积超200亩

适逢金庸先生100周年诞辰,海外华文媒体实地探访了位于嘉兴海宁的金庸故居,走进这位武侠小说大师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感悟传奇武侠精神。

中方支持联合国在打击伊斯兰恐惧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读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谈“一带一路”》等著作后,我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习近平主席的思想观点旨在以各种方式实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发展与福祉。”阿拉伯政治学协会成员、中国事务专家塔玛拉·贝鲁说,习近平主席引领中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破除了各种障碍、提供了强大动力,也为世界上那些寻求改革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中国经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